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谋定而动,步步为营——东直门医院2025年国自然申报培训纪实(三)

作者:孙小佳 李新龙 发布时间:2024-12-25 浏览次数: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技处举办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第三场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韩晶岩教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胡玲教授进行专题报告,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专职人员和研究生等200余人参加。



韩晶岩教授围绕“复方中药作用机理标书撰写的精髓”主题展开了既生动又深刻的阐述。通过分享其研究团队在复方中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标书上的实践案例,韩晶岩教授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从选题酝酿、难题破解,到立项依据构建、方案设计规划、研究基础铺垫等一系列核心环节。他围绕“研究缘起何在”、“目标旨在何方”、“实施路径怎样”、“为何我能胜任”等关键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探讨。


韩晶岩教授指出,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国自然标书,就如同精心绘制一栋宏伟建筑的蓝图。研究者需清晰勾勒出大厦的整体架构——这栋楼将如何分层布局,每一层的功能定位如何,以及设计理念与装修细节等要素。科研工作不仅要求研究者具备施工队的精准执行力,更需拥有工程师的严谨态度和全局观念。



胡玲教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选题艺术与撰写攻略”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享。她强调了选题在项目申报中的灵魂作用,建议申报者立足于自身学科领域,优先挖掘拥有深厚前期研究积淀的方向,巧妙融合中医药理论,找准切入点,确保选题既科学又富有创新性。


胡玲教授特别指出,摘要部分作为整个申请书的“门面”,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她鼓励申报者充分利用这宝贵的400字,以精准而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凸显学术亮点,力求在第一时间吸引评审专家的目光,激发他们深入阅读申请书的兴趣。胡玲教授结合其团队在系列研究中的成功案例,深度剖析了标书撰写的多个核心环节。她详细讲解了如何凝练科学问题、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人员结构、制定科学的经费预算、充分论证立项依据、具体设计研究内容、精选研究方法以及优化技术路线等关键步骤,为申报者提供了极具实战价值的经验和指导思路。


“心中了了,指下明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是一场需要精准思维与系统规划的学术修行。要做到“心中了了”,研究者必须对选题方向有清晰的判断,对科研逻辑有透彻的理解,对研究意义有深入的把握。这不仅是对科研能力的全面考验,更是对学术精神的深度锤炼。而如何让“指下明明”,则依赖于在方案设计、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各环节中精细化落实,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正是在这种理性与专注的平衡中,科研工作者才能在科研的征程中步步为营、行稳致远。


东直门医院将继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引导科研人员将申报热情转化为对科学探索的持久动力,以更加从容的步伐迎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挑战。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定会以更加丰硕的科研成果,书写属于东直门人的光辉篇章!





撰稿:孙小佳
李新龙
审核:田贵华
李文杰
审阅:李晋玉
刘子旺